随着人口的老龄化,骨科退行性疾病发生率越来越高。国家组织集中带量采购聚焦骨科类耗材,实现了关节类、脊柱类和创伤类三大领域的全覆盖,以量换价挤压虚高价格水分,让患者用上质优价宜的骨科耗材。
(资料图片)
我国一年关节置换类手术约60万台,脊柱类手术约100万台,骨科创伤类手术约100万台。此次集采相关产品平均降价84%,按约定采购量计算,预计每年可节约费用260亿元。
骨科类耗材集采减轻患者就医负担
江西省宜春市的姜联民老人前几天刚做了退变性腰椎椎管狭窄的后路减压固定融合手术,如今已经开始了康复性训练。他告诉记者,自己原本准备了5万元的手术费,结果才花了不到2万元。
姜联民:这次国家集采帮我减免了那么多的费用,将近三分二以上,我太高兴了,对我帮助很大。
5月11日,湖南省骨科脊柱类高值医用耗材正式落地的第二天,娄底市新化县的邹女士做了腰椎间盘突出手术,所需的脊柱耗材价格从原来的2万多元下降到4千多元。
湖南省人民医院每年都进行上百台脊柱外科手术,其中高值医用耗材费用占了总费用的一半左右。脊柱外科主任刘向阳说,此次集采将极大地减轻患者的就医负担。
刘向阳:在同等的医疗条件下,老百姓花钱会更少,尤其在有新农合和居民医保的情况下。
骨科手术需要的零件多、组合复杂。首都医科大学国家医疗保障研究院院长助理兼价格招采室主任蒋昌松表示,这次骨科脊柱类医疗耗材的带量集采是目前为止最复杂的一次。
蒋昌松:首先是市场规模比较大;其次技术分类、产品组合非常多;另外手术部位、手术种类也非常多,所以是难上加难。
江西省宜春市人民医院脊柱外科专家徐文华介绍,他们医院的集采选了8大类、54个系列、2650个规格的脊柱类耗材,平均降价幅度约75%左右。从零件到系统,不仅耗材的价格降了下来,费用构成也更加透明。
徐文华:原来的手术大概有十多个配件收费项目,耗材总费用约3万4千元。现在集采后,这类手术按这一套系统,统一定价5千元左右。比如单节段4钉2棒1融合器集采前约1万7千5百元,集采后约4千3百元。
徐文华认为,国家的集采政策基本涵盖了骨科手术所需的各种耗材,能够保障临床正常需求。
骨科脊柱类耗材集采
可满足95%脊柱类手术所需
国家医疗保障局此前发文明确,要按照“一品一策”的原则开展新批次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采。
此次国家脊柱类医用耗材的集中带量采购根据颈椎、胸腰椎手术的需要,覆盖了颈椎固定融合术、胸腰椎固定融合术、椎体成形术、内窥镜下髓核摘除术、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共5种骨科脊柱类耗材,形成了14个产品类别、29个竞价单元、872套系统,可以满足95%的脊柱类手术所需。
蒋昌松:这次集采的脊柱耗材涉及胸腰椎的开放型后路系统,可以为患者节约2.5万元到3万元。如果是进口的话,能节约4万元到5万元。
蒋昌松表示,老百姓使用的产品质量有没有提升是最重要的。比如膝关节垫片从普通垫片替换成了高胶粘跟耐磨的垫片,不锈钢支架替换成了合金的支架,都有了更好的质量。
同时,集采除了追求价格的降幅,还要追求多元目标的发展,包括患者、产业、企业以及医院的目标,这是一个互相平衡的过程。
蒋昌松:我们也会关心产业的规模化是否得到提升、企业自身的创新、研发支出、创新产品的上市情况等。
截至目前,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骨科脊柱类中选结果已经在25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正式落地,其余省份也将在5月底前陆续开始执行。
2023年,我国将聚焦心内科、骨科重点产品,指导更多省份推进吻合器、超声刀等普外科耗材集采,继续探索体外诊断试剂集采,各省份至少开展一批省级耗材集采,进一步降低患者就医的耗材负担。
记者丨孙莹 车丽
近日,网传一段视频显示,一女子实名举报父亲曾在2021年被多人殴打致死,网传该女孩也被人带走后失联。是否已被找回,对于涉事施害者二刘,去
(原标题:ST摩登:广东佳盟商贸有限公司没有增持)同花顺(300033)金融研究中心12月6日讯,有投资者向ST摩登(002656)提问,你好,广东佳盟商贸有
记者从河南省教育考试院了解到,鉴于目前疫情防控严峻形势,为维护广大考生健康安全,经研究并报教育部有关部门批准,河南省原定于6月11日
尖嘴猴腮是人们对猴子的固有认识,但凡事都有例外,最近,郑州市动物园就有一只猴因长着一张方方正正的脸,被送外号人脸猴,其独特的长相令
中原区民政局提醒:尽量避免扎堆,只要感情好,每一天都是好日子5月20日因谐音我爱你,成为很多新人眼中寓意美好的好日子。为满足准新人们
5月19日是中国旅游日,今年中国旅游日的活动主题为感悟中华文化享受美好旅程。记者今日从省、市文旅部门获悉,为进一步提振行业发展信心,
浊波浩浩东倾,今来古往无终极。在中国所有的大江大河中,无论从地理空间还是文化意义上来说,黄河都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如果从高空中俯瞰,
在第46个国际博物馆日当天,国家十三五重点文化工程、位于河南洛阳的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正式面向公众开放。隋唐大运河始建于公元605年
想要了解郑州这片沃土流淌着的文化脉络吗?想要寻找郑州是最早中国历史起源的佐证吗?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由郑州市委网信办指导,新浪河